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进入“冬眠”

内容摘要  银川11月4日电 (记者 李佩珊)11月4日,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中粮长城天赋酒庄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冬藏仪式”正在上演。拖拉机轰鸣着,带着埋土犁和中耕犁穿梭在葡萄园中,为今年的葡萄生产管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11月起,贺兰山东

  银川11月4日电 (记者 李佩珊)11月4日,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中粮长城天赋酒庄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冬藏仪式”正在上演。拖拉机轰鸣着,带着埋土犁和中耕犁穿梭在葡萄园中,为今年的葡萄生产管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11月起,贺兰山东麓的酿酒葡萄正式进入冬藏阶段。

大型机械化设备助力酿酒葡萄埋土。 记者 于晶 摄

  “在埋土之前,我们会用拖拉机带着打药机进行喷洒石硫合剂消毒,这一步骤对于防治病虫害至关重要。”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中粮长城天赋酒庄基地管理部副经理刘慧斌一边指挥着埋土作业一边向记者介绍,相比过去完全依靠人工的埋土方式,如今机械化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使得整个下架埋土过程更加迅速而有序。

周边农户加入酿酒葡萄藤埋土“大军”。 记者 于晶 摄

  下架埋土,是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独特的风土习俗,也是葡萄藤蛰伏蓄力、为新一年成长做准备的重要环节。在埋土之前,工人会先进行“冬剪”,将葡萄藤修剪至合适的长度,并预埋至地面以下不超过20厘米的位置。这一步骤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农业智慧和对葡萄生长规律的精准把握。

  “冬剪后,我们还需要清理散落在种植行间的葡萄枝条,过去这项工作费时费工,但现在我们有了移动式枝条还田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刘慧斌指着不远处的一台机器说,这台机器将葡萄枝条粉碎后直接还田,不仅节省了枝条搬运的人力成本,还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为葡萄园增添了有机肥料,促进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机械化的不断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农业智慧的消失。相反,在机械化的基础上,产区依然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和农业习俗,使得葡萄酒的生产过程既高效又充满文化底蕴。

  “我们始终坚信,好的葡萄酒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刘慧斌介绍,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整个下架过程基本会在每年11月20日前完成,这是因为11月20日后,午夜温度会低至零下,地冻住后很难再进行机械作业。因此,酒庄正抢抓时机,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下架埋土工作。

  随着冬藏的结束,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也将迎来新的生长周期。待来年春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酿酒葡萄将再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酿造出更多优质的葡萄酒。(完)

ta name="chinanews_site_verification" content="fe69a7d32f3ec674e5f3b80e4cb75bdb"/>
【编辑:邵婉云】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