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应对量子威胁:SIM体系抗量子密码迁移白皮书》

内容摘要6月18日在2025MWC上海展上,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兴唐、东信、中移互联网、华弘、华大等公司,联合发布《应对量子威胁:SIM体系抗量子密码迁移白皮书》。中国移动研究院业务研究所副所长李征受邀参加发布仪式并解读白皮书。图1. 李征解读白皮书

6月18日在2025MWC上海展上,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兴唐、东信、中移互联网、华弘、华大等公司,联合发布《应对量子威胁:SIM体系抗量子密码迁移白皮书》。中国移动研究院业务研究所副所长李征受邀参加发布仪式并解读白皮书。

图1. 李征解读白皮书

李征表示,作为移动通信与数字身份认证的核心载体,SIM卡不但承载着数十亿用户的网络接入安全与物联网设备的可信连接,更是作为认证服务载体,为包括金融支付、交通出行、校园门禁等各类业务提供服务。

但随着量子计算的快速发展,量子计算机的超强算力对现有密码算法构成严峻挑战,对SIM体系的安全性构成极大威胁,直接影响通信安全、金融交易、数字身份认证等关键领域的安全根基。为应对这一严峻挑战,SIM体系应尽早启动抗量子密码迁移的进程。

李征指出,SIM体系抗量子密码迁移的核心目标是构建起能够有效抵御量子计算威胁的SIM业务系统,确保通信鉴权、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关键功能在量子计算环境下的安全性。李征分析到,SIM体系抗量子密码迁移的实施路径,可划分为策略制定、能力储备、业务试点、全面普及四个重要阶段。针对SIM体系在现阶段迁移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硬件技术、标准化、性能效率、兼容性等问题,应联合学研、芯片、终端、各业务方等产业合作伙伴一道,从算法优化、芯片设计、终端接口、产品应用等多个维度快速推进抗量子SIM体系的发展。

图2. 白皮书参编单位合影

最后,李征向SIM产业链各合作伙伴呼吁道:当前,量子计算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数字安全的底层逻辑,唯有未雨绸缪,才能在技术变革与风险博弈的交汇点上,构建面向未来的安全防线。希望以此次白皮书的发布为契机,凝聚多方共识、深化产业合作,共同开启合作的新篇章。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