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中心智能升级 ——北京移动AI赋能运维效率与能效双提升

内容摘要在位于昌平区的中国移动信息港四号地智算中心,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率先完成了动力环境机房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部署高压设备巡检机器人和AI智能制冷系统,实现了机房内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运维效率与安全性显著提升。这一举措标志着北

在位于昌平区的中国移动信息港四号地智算中心,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率先完成了动力环境机房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部署高压设备巡检机器人和AI智能制冷系统,实现了机房内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运维效率与安全性显著提升。这一举措标志着北京移动在智算中心智能化、绿色化运营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未来算力大发展和京津冀蒙算力协同奠定智能基础。  

北京移动用AI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高压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配电室传统上使用人工巡检,工作人员需频繁接触带电设备,面临触电、电弧等安全风险,且双人协作、手动记录的方式效率低下,数据滞后问题突出。  

在信息港4号地智算中心的配电室,吊轨式巡检机器人已全面替代人工。该机器人搭载光学摄像头与红外传感器,可对配电室内电流表、电压表、电力柜开关状态等设备进行全天候监控,支持自定义巡检周期。吊轨式巡检机器人投入使用后,巡检频次由原本的8小时一次缩减至2小时一次,人工巡检成本月均降低50%,还能自动生成巡检报告与异常预警。配电室的月均巡检成本也由此压降至原本的一半。  

在智算中心机房制冷方面,北京移动用可动态调温的智能制冷系统破解“过度制冷”难题。传统机房制冷依赖人工设定固定参数(比如常年锁定22℃),无法适应设备负载波动,“过度制冷”问题普遍存在;人工设定的另一个弊端是响应滞后,发生故障不容易发现,容易引发设备过热或能耗激增。  

智能制冷系统通过三层架构实现精准控温:首先是感知层,由温湿度传感器和超声波流量计组成,可实时采集环境数据;随后是分析层,它基于数字孪生与大模型技术动态优化空调参数;最后是执行层,它与空调直接对接,能自动下发指令来设置空调温度、冷机水温和冷却塔散热值等参数,做到5秒内响应负载变化。实测数据显示,智能制冷系统可将机房温度波动控制在±0.5℃内,年耗电量下降49%,高温告警减少89%。  

随着算力网络的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智算中心的规模与复杂度也将持续攀升,机房的智能化运维已经是必然趋势。此次北京移动在智算中心部署的智能化升级,不仅大幅提升了运维效率和能源利用率,也为未来智算中心的建设以及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案例。

(责任编辑:孙彩霞)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