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开展光钟网络协调比对实验

内容摘要科技日报北京6月18日电(记者张佳欣)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开展了迄今最全面的光学原子钟(以下简称“光钟”)协调比对实验。他们在6个国家同步运行多台光钟及其连接链路,跨越数千公里,迈出了更精确定义“秒”这一基本时间单位,建立全球光学时间尺度

科技日报北京6月18日电(记者张佳欣)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开展了迄今最全面的光学原子钟(以下简称“光钟”)协调比对实验。他们在6个国家同步运行多台光钟及其连接链路,跨越数千公里,迈出了更精确定义“秒”这一基本时间单位,建立全球光学时间尺度的重要一步。在最新一期《光学》期刊上,来自多个研究机构的团队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光钟利用激光精准激发原子,使其在特定能级间跃迁。这些跃迁会产生极其稳定的频率,就像钟表里的“滴答声”,可以用来计时。由于光钟种类众多所用原子不同,要充分发挥其高精度潜力,必须进行跨地域比对,确认它们的一致性。

几十年来,全球统一的时间标准一直基于多台铯微波原子钟信号的平均值。然而,光钟的精度已远超铯钟,高出约100倍。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科学家呼吁用光钟取代铯钟,重新定义国际单位制中的“秒”。

此次实验协调比对了6国共10台不同类型的光钟,完成了38组频率比对,其中4组为首次直接比对,其他多组的精度也显著提升。

与以往的点对点钟表比对不同,这次实验首次实现多台光钟同时比对,并结合了多种链路技术,从而获得了更丰富的信息。通过一整套协调测量,研究团队可以同时检验一致性并提高可信度。这对于决定哪些光钟适合用于新“秒”的定义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这些比对,研究团队需要将各地光钟系统的频率输出连接起来。他们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使用GPS卫星信号,适用于所有地点但精度有限;二是通过光纤传输激光信号,这种方式精度比前者高出100倍,但仅限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之间。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时间与频率部门负责人海伦·马戈利斯表示,原子钟提供的精准时频信号是GPS、电网调度和金融交易等现代技术的核心。这项研究有望提升下一代光钟性能,推动新应用发展,并支撑更多依赖高精度计时的科学探索。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