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冷水滩育秧大棚种蔬菜 “一棚多用”再生金

内容摘要  永州10月28日电 (雷中祥 蒋凌志)时下,在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当地种植户利用育秧大棚空闲期种植蔬菜作物,让闲置资源“再生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花桥街镇坪塘村育秧大棚内,水稻育秧结束后的空闲期,这里并没有苗去棚空。大棚内,翠

  永州10月28日电 (雷中祥 蒋凌志)时下,在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当地种植户利用育秧大棚空闲期种植蔬菜作物,让闲置资源“再生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花桥街镇坪塘村育秧大棚内,水稻育秧结束后的空闲期,这里并没有苗去棚空。大棚内,翠绿的西葫芦和丝瓜个头均匀、长势喜人,村民正忙着采摘供应市场。

村民正在采收蔬菜。雷中祥 摄

  湘百惠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亚丽介绍,育完秧之后种植西葫芦、丝瓜等蔬菜,秋季就种叶子菜,每亩地增收5000元以上。

  利用闲置育苗大棚可种植一到两季瓜果蔬菜,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大棚内的滴灌、保温等设施还可充分利用。杨村甸乡回龙村种粮大户邓后旺承包了800亩农田,今年新建6000多平方米育秧大棚。

  晚稻育秧结束后,他在大棚内种上黄瓜、南瓜,目前迎来丰收,预计每亩可以增加3000元收入。邓后旺介绍道:“大棚里面环境比较稳定,能够避免自然灾害还各种虫害的侵袭,蔬菜成长速度更快、品质更高。”

  牛角坝镇黑神庙村将育秧大棚的综合利用作为富民强村的主抓手。大棚内第二批蔬菜已成熟,还将育辣椒苗,预计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0万元。

  近年来,冷水滩区坚持“一棚多用、农棚农用”,利用空闲季节的集中育秧设施,通过代育、租赁等多种经营形式开展油菜、蔬菜等作物生产,提高农业设施和土地的利用率,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让育秧大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金钥匙”。

  “去年以来,全区新增设施建设主体53个,目前集中育秧设施建设总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冷水滩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工作人员伍阿娣介绍,该区将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提升蔬菜的作物产量,激发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集中育秧设施的综合利用率,让“闲置棚”成为“增收棚”。(完)

ta name="chinanews_site_verification" content="fe69a7d32f3ec674e5f3b80e4cb75bdb"/>
【编辑:曹子健】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