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黑猩猩母婴依恋模式可能与人类相似

内容摘要本报讯 科学家发现,野生黑猩猩的母婴联结或与人类母子的安全型和不安全-回避型模式类似,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与我们亲缘最近的生物的母婴依恋。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依恋理论最初为理解人类婴儿-照护者的关系而建立,提示早期联结经

本报讯 科学家发现,野生黑猩猩的母婴联结或与人类母子的安全型和不安全-回避型模式类似,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与我们亲缘最近的生物的母婴依恋。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

依恋理论最初为理解人类婴儿-照护者的关系而建立,提示早期联结经历会影响心理发育和社交互动。结构清晰和持续的联结可被视为有组织依恋,而混乱型依恋发生在行为具有随机性或冲突性时。混乱型依恋已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约23%的人类婴儿中观察到。依恋理论在当代育儿中颇具影响力,但人们对野生非人灵长类的相关行为了解不多。

德国马普学会演化人类学研究所的Eleonore Rolland和同事分析了科特迪瓦塔伊国家公园野生黑猩猩母子长达3795小时的观测数据。在观测50只黑猩猩(0至10岁)对威胁事件的反应时,他们没有发现反映混乱型依恋行为的证据。不过,在观测18只未成熟黑猩猩对不直接针对它们的威胁事件的反应时,研究人员发现了安全型和不安全-回避型模式的证据,如遇到困难时寻求照护者的安慰。

具体来说,研究者发现未成熟黑猩猩在威胁事件中更喜欢呜咽并靠近母亲,但这种反应会随年纪增长而减少。在78个例子中的75个里,它们在威胁消失后会停止呜咽,无论母亲是否靠近自己。不过,在母亲靠近的所有例子中,呜咽都会停止。

这些发现表明,有组织依恋的某些特征有着深远的演化历史,而混乱型依恋模式则由环境因素塑造。(冯维维)

相关论文信息:

10.1038/s41562-025-02176-8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