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美元“独大”地位走弱,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

内容摘要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夏宾)近日,美债收益率出现飙升,美债再遇投资者抛售风险。穆迪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原因在于美国政府债务和利息支付比例增加。这意味着美国在三大主要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中的主权信用评级均失去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夏宾)近日,美债收益率出现飙升,美债再遇投资者抛售风险。

  穆迪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原因在于美国政府债务和利息支付比例增加。这意味着美国在三大主要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中的主权信用评级均失去最高等级,惠誉和标准普尔此前已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在近日举行的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外政经人士认为,尽管当前全球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核心,但其单极格局正面临挑战,人民币、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多元化将成国际货币体系未来发展的方向。

  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指出,美国近年来的政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这导致曾经被视为所有资产中最安全“避风港”的美元逐渐失去部分吸引力,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外汇储备的地位在下降。

  瑞银资产管理全球战略主管马西米利亚诺·加斯塔利说,美元正在走弱,尽管美元仍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0%(较峰值73%显著下降),但新兴市场央行正通过增持黄金和调整资产配置,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胡晓炼表示,过去多年,世界上主要的国际货币是美元、欧元等几个大型经济体货币,其中美元作用更加突出。但由于美元的“一家独大”,逐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货币“武器化”,二是经济学里的“特里芬难题”。

  她进一步称,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必然造成国际货币体系的再平衡,包括更多货币将加入国际货币行列,全球对加密数字货币在跨境贸易、投资服务方面的探索将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的特别提款权(SDR)功能可能进一步提高。货币的再平衡将引导国际货币体系朝着更加多元、更加包容的方向发展。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特聘教授施康则认为,尽管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任度有所下滑,致使美元在市场投资及储备货币中的占比下降,不过,其作为主要货币的地位还较难被撼动。

  在贝尔卡看来,未来全球货币体系会向多元化、多极化方向发展,人民币会提升其在外汇交换中的角色。

  施康表示,长远来看,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人民币实现充分可兑换和资本自由流动后,凭借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必然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完) 【编辑:李润泽】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