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花如何“臭”味相投

内容摘要臭菘释放的含硫化合物,使其带有腐肉气味。臭菘是一种“臭名昭著”的植物,其花朵散发出腐肉般的恶臭,让人避之不及。一项对臭味植物进行的广泛研究发现,在植物王国中,散发出粪便、腐肉等令人不适气味的花朵相当普遍。研究发现,一个植物属的物种在不到70

臭菘释放的含硫化合物,使其带有腐肉气味。

臭菘是一种“臭名昭著”的植物,其花朵散发出腐肉般的恶臭,让人避之不及。

一项对臭味植物进行的广泛研究发现,在植物王国中,散发出粪便、腐肉等令人不适气味的花朵相当普遍。研究发现,一个植物属的物种在不到700万年的时间里,进化出反复发出此类气味的能力。5月8日,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

美国康奈尔大学伊萨卡分校化学生态学家Robert Raguso表示,这项研究凸显了人们对臭味植物的认知仍有许多空白。“臭味花朵的复杂性远超想象,还有大量未知等待着我们发现。”

这项研究始于日本筑波国立科学博物馆生物学家Yudai Okuyama对日本最多样化的植物类群之一 ——细辛属的调查。他和同事希望了解植物吸引不同传粉者的需求是如何影响这种多样性的。

在调查中,Okuyama发现一些细辛属植物会散发出腐肉的气味,于是决定利用细辛属的多样性,深入研究植物是如何产生这些恶臭化合物的。研究人员记录了53种细辛属植物花朵释放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并比较了有臭味与无臭味的细辛属植物的基因和酶活性的差异。

这种方法锁定了一类名为二硫化物合酶的酶,它能够将某些含硫分子转化为产生花朵恶臭的化合物。研究人员发现,类似的酶在另外两个植物属中也经历了独立进化。此外,仅需改变3个氨基酸,就能将植物和动物中常见的普通酶转化为二硫化物合酶。

其他植物则通过不同途径产生恶臭花朵。例如,传说中的“尸花”——阿诺德大王花和泰坦魔芋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两种花朵,且均散发出腐肉气味,但它们都不含二硫化物合酶。

Okuyama希望进一步研究恶臭花朵是如何产生标志性气味的。这将推动有关恶臭花朵多样性的研究。花朵可能在不同时间释放出不同化合物,例如,先用一种气味吸引寻找食物或配偶的传粉者,随后改变气味赶走这些传粉者,使其将花粉传播到其他花上。此外,已经发现一些花朵能模拟传粉者食物的气味,如昆虫“血液”和发霉奶酪。

Raguso表示,该发现与长期以来“恶臭花朵仅模仿粪便、腐肉、真菌或果实”的简单认知相去甚远。“我们曾以为只有4种臭味,但事实远不止于此。”他说。(蒲雅杰)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126/science.adu8988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