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
AI改变智能终端的时代,教育硬件也必须面对AI的“升级重造”。
去年开始,AI大模型的风席卷千行百业,多家教育科技公司纷纷以学习机搭载了AI大模型为卖点,打起了“争霸赛”。从学而思到科大讯飞到小度科技,AI大模型的出现,已经成为学习机市场爆发的助推器。
5 月 7 日,记者注意到,学而思正式推出 P、S、T 三大系列学习机。此次新品发布的亮点在于依托自研九章大模型与DeepSeek,对智能学习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还打造了 “小思 AI 1 对 1” 智能交互功能。
DeepSeek的横空出世,激发了教育行业从业者对大模型在教育场景落地应用的极大热情。大模型与学习机结合的热度持续爆发,让业内认为通过大模型技术来重新定义AI老师,或许是教育产品破局的必经之路。比起简单的接入通用大模型,行业头部企业正在探索多模态和全局AI的应用前景。以九章大模型为例,其是国内首批通过备案的教育大模型,也是首批获评中国信通院教育大模型4+级(最高评级)的教育大模型。多模态批改技术、基于大模型驱动的步骤级知识图谱,为“精准学”等AI功能升级赋能。此次新品搭载的DeepSeek与九章双核大模型,也为学习机的智能交互与精准分析能力提供了支撑。
近几年,AI和学习机的结合让语音对话、拍照答题等功能成为家长们习以为常的基础功能。大模型的接入让学习有了新场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共同开展的研究表明,学生在使用学习机时的提问频次与内容,与学业成绩、自我调节水平显著相关。记者体验发现,“小思 AI 1 对 1”可以实现主动引导学习,与学生展开连续对话,根据学情动态生成内容。在答题批改环节,能精准指出错误分析原因并给出改进建议还能实现情感鼓励。
在旗舰产品T系列上,能看到学习机在产品形态上往AI更进了一步。将摄像头区域做成了一体化设计——智慧岛Pro。这里不仅集成了摄像头模组,也扮演着耳朵、嘴巴和脸的角色,比如拍一拍智慧岛Pro,可以唤醒小思,滑动顶部还可以切换到不同的学习模式。
“我们试着往学习陪伴机器人的方向又走了一步。”学而思学习机AI产品负责人李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智慧岛的设计,不仅让AI能说能看会思考,更关键的是让AI有了多模态的能力,以前的语音助手局限于语音层面,没有把语音和图像融合,也无法实现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交互。现在这个节点往后看,多模态交互是当下AI行业在聚焦突破的重要技术方向。
多模态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比如科大讯飞“AI孙悟空”:结合星火大模型与经典动画形象,实现多语种实时对话、多模态内容生成,通过语音合成还原声线特征,提供个性化服务,精准学发布了融合文本、语音及情绪的实时多模态教育垂直模型“心流知镜”,小猿AI也通过给学习机加装智能底座的方式,实现与物理世界的交互。
发布会上,学而思智能学习负责人赵璞铮深入剖析了教育领域 “高品质、大规模、个性化” 难以兼顾的 “不可能三角” 困境。他指出,传统教育模式下,高品质与大规模、大规模与个性化之间往往难以平衡。“智能学习的使命,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找到突破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专属的 AI 1对1老师。”
学而思智能学习负责人赵璞铮据《 2024-2025 年中国智能学习机市场趋势研究报告 》显示, 2025 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 1125 亿元 。 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4 年第一季度,中国学习平板(学习机)市场线上全渠道(含拼多多、抖音、快手平台)销量为 68.9 万台,同比增长 79.9%。
与此同时,随着AI大模型功能的加入,6000元以上价格段的超高端学习机产品,正在快速被市场接受。从以步步高、读书郎为首的传统学习机品牌们,被挤压至市场边缘,到行业主动权,从百度、科大讯飞等科技派,移交至学而思、猿辅导为主的教育系。学习机市场格局瞬息万变,AI大模型赋能给了这个领域更多可能性。
业内人士评价,就学习机产品来说,AI功能的特色,主要还是看厂商的自有资源和积累的数据。对于教育系玩家来说,除了算力层面的投入,更要利用好本身的优质教育内容资源,软硬件结合的情况下,才能满足学生综合提升的需求,建立真正的品类护城河。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