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与远程办公常态化,移动终端正在迅速取代传统计算设备,成为网络攻击的首要目标。网络犯罪分子正不断利用间谍软件、钓鱼攻击、零点击漏洞以及AI增强型威胁,窃取敏感信息。面对这一趋势,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终端安全战略,采取更加主动、系统的防护措施,保护自身数字资产。
移动设备的安全挑战不容忽视
与传统PC设备相比,移动设备由于其便携性和高度连通性,在安全防护方面面临诸多独特挑战。
首先,手机、小型平板等设备由于体积小,易于丢失或被盗,导致敏感数据暴露的风险大大增加。其次,移动终端常连接至未加密或低防护等级的公共Wi-Fi网络,而不像企业内部网络那样部署有完善的防火墙、隔离区和入侵防御系统。
此外,应用生态本身也隐藏着大量隐患。不少应用请求过度权限,或内含恶意代码,且在缺乏企业IT部门监管的情况下,员工自行下载安装,进一步增加了企业整体暴露面。操作系统版本碎片化的问题,尤其在安卓平台尤为突出,不同设备厂商更新策略不一致,导致安全补丁迟滞,已知漏洞长期存在。
自带设备(BYOD)政策也带来了数据混合、管理权限受限等新型风险。而短信钓鱼(Smishing)、恶意蓝牙配对、NFC仿冒攻击等新兴手段,则进一步扩展了攻击者可利用的路径。
中国移动终端威胁形势严峻
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2024年上半年,我国共监测到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样本新增约145万个,同比增长约30%。其中,针对金融支付、远程办公等高价值应用的恶意程序活动尤为活跃。这一数据充分表明,移动设备已成为网络攻击的高发领域。
同时,360安全中心报告指出,2024年国内发生的企业数据泄露事件中,约有28%与移动终端安全漏洞有关。这警示企业:仅仅保护传统电脑已远远不够,移动端也必须纳入整体防护体系之中。
零信任网络访问(ZTNA):移动安全的关键基石
在远程办公常态化与BYOD普及的背景下,传统以“边界”为中心的安全模型已无法满足防护需求。零信任网络访问(ZTNA)应成为企业移动安全策略的核心。
ZTNA通过严格的身份验证,在用户访问企业资源前进行多因素认证;并持续监测用户行为,及时识别潜在异常;同时,基于设备健康状况、地理位置等上下文因素动态调整访问权限。通过这一机制,企业可以显著降低因移动设备失陷而导致的数据泄露与系统入侵风险。
Check Point:全面应对移动威胁的领导者
作为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厂商,Check Point凭借其前瞻性的移动防护体系,入选Forrester Wave™移动威胁防护(MTD)解决方案领导者。
Check Point Harmony Mobile以ThreatCloud AI全球威胁情报网络为支撑,提供实时恶意软件检测、钓鱼攻击防护、网络攻击识别及零日漏洞防御。通过持续行为分析与异常检测,Harmony Mobile可及时发现未经授权的访问行为或异常数据传输,防止攻击扩大。对于日益猖獗的零点击漏洞与间谍软件威胁,Check Point解决方案同样具备先进的预防机制,能有效拦截通过消息应用等渠道进行的隐蔽渗透。此外,Harmony Mobile与主流身份认证平台(如Azure AD、Okta)无缝集成,配合企业ZTNA框架,共同筑牢访问防护屏障。
值得一提的是,Harmony Mobile的AI智能引擎可识别并拦截钓鱼短信与邮件中的恶意链接,在用户点击之前即将威胁源头清除,大幅降低社交工程攻击成功率。
移动优先时代,安全建设刻不容缓
Check Point中国区技术总监王跃霖表示:“随着移动设备在办公环境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企业必须将其视为核心安全资产进行保护。虽然设备小巧便携的特点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物理丢失风险,但通过制定完善的移动安全战略,采用先进的防护解决方案,完全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威胁暴露面。尤其在AI驱动型攻击、间谍软件新型变种不断涌现,以及远程工作模式持续扩展的当下,企业唯有主动出击,才能掌控未来安全主动权。”
部署Check Point Harmony Mobile,结合零信任网络访问(ZTNA)框架与持续行为监测体系,是企业构建移动优先时代安全防护体系的关键一步。未来的网络安全,将以移动优先为核心。因此,为企业用户的终端设备筑起坚固防线刻不容缓。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