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分会:4月1

内容摘要智通财经APP获悉,乘联分会数据显示,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89.7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2%,较上月同期下降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02.4万辆,同比去期增长7%;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99.3万辆,同比去年

智通财经APP获悉,乘联分会数据显示,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89.7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2%,较上月同期下降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02.4万辆,同比去期增长7%;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99.3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4%,较上月同期下降1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727.1万辆,同比增长12%。

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47.8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0%,较上月同期下降11%,零售渗透率53.3%,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89.8万辆,同比增长33%;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53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3%,较上月同期下降7%,批发渗透率53.3%,今年以来累计批发337.8万辆,同比增长39%。

1.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零售市场平稳 

4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3.5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较上月同期下降14%。

4月第二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4.4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3%,较上月同期下降14%。

4月第三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5.5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7%,较上月同期下降3%。

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89.7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2%,较上月同期下降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02.4万辆,同比增长7%。

在国家促消费和多省市对应的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春季车展线下活动将全面活跃市场气氛并将加速聚拢人气。4月初的新品上市极其活跃。厂商“一口价”策略、“0息”购车金融方案等一系列促销优惠活动继续。近期终端智驾推广对销量拉动效果一般,各家为了抢抓以旧换新政策机会,很多都推出厂商端的置换、报废补贴,效果较好。

由于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且出现超预期的普遍加关税的巨大外部变盘压力,消费心态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国家早有促进内需的政策导向,因此发展靠“内、外需”共同推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乘用车市场稳内需的效果已经持续体现。随着一季度经济持续走稳,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走势平稳向好。

2.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销量平稳

4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日均3.5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1%,环比上月同期下降21%。

4月第二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日均5.2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2%,环比上月同期下降10%。

4月第三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日均5.9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9%,环比上月同期下降9%。

4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99.3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4%,较上月同期下降1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727.1万辆,同比增长12%。

2025年4月共有22个工作日,与去年4月持平,有利于车市产销平稳增长。2024年春季的价格战带来2-3月的市场严重低迷,随着2024年报废更新政策在4月24日落地实施,去年4月后的车市逐步恢复增长,今年4月仍有一定低基数的促进效果。

近期合资燃油车发力,随着新能源占比过半,合资企业努力调整渠道、产品、广宣等,尤其是头部合资,近期取得尚可的业绩,并且合资未来新产品陆续发布技术路线,合资2025年有探底反弹趋势。

中国汽车出口美国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没有在美国销售,因此中国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不会受到美国加关税的影响;2025年4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目前保持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要驱动力,传统燃油车市场则继续萎缩。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将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减少对燃油车歧视性政策实现“油电同强”对稳定国内外车市销售将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郭健东 )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