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或曾扩散至我国西南地区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北京4月1日电 (记者陆成宽)居住在欧洲和西亚的尼安德特人,曾经在我国生活过?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龙潭遗址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首次在东亚地区发现尼安德特人特有

    科技日报北京4月1日电 (记者陆成宽)居住在欧洲和西亚的尼安德特人,曾经在我国生活过?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龙潭遗址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首次在东亚地区发现尼安德特人特有的石器技术。这意味着尼安德特人可能曾扩散到我国西南地区。相关研究成果1日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

    距今约30万年—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是人类演化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早期现代人、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等不同人群在地球上共存互动,同时人类石器技术也迎来重大突破。然而,长期以来,考古界存在一个争议:相比欧洲同期的先进石器工具,中国却缺乏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这引发了关于东西方古人类发展路径差异的持续讨论。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李浩介绍,基纳技术是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类型之一,在距今约7万年—4万年集中出现,是尼安德特人应对干冷环境发展出来的特殊技术。该技术此前在东亚地区并未有明确的发现和报道。

    龙潭遗址位于云南大理鹤庆县,首次发现于2010年。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龙潭遗址文化层年代距今约6万年—5万年;孢粉分析表明,龙潭古人生活在开阔的森林草原混合地带。最关键的是龙潭遗址出土的石制品表现出典型的基纳技术特点。

    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的发现,不仅极大拓展了该技术的时空分布范围,也为进一步理解尼安德特人在东亚的出现及其潜在时空分布提供了宝贵材料和线索,暗示尼安德特人可能曾迁徙扩散至中国西南地区。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人类部主任阮齐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进一步填补了东亚旧石器中期技术体系的空白,更新了对东亚旧石器时代技术演化模式的传统认识,也为理解这一关键时期东亚古人类演化动态和格局提供了全新视角。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