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入围“十大科技成果”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刘垠)在27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十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分别为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60MW/

    科技日报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刘垠)在27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十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分别为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高分辨率三维介观尺度荧光显微技术、基于脱氨酶的转录因子印记技术、己二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和北京重大开源成果。

    其中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预计于2025年联调发电。投运后,该项目将成为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为我国大规模长时储能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液态空气储能是一种新型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能将电网无法直接消纳的电能转化为高能量密度的液态空气存储,在用电需求高峰时释放电能,可实现“削峰填谷”。储能时液态空气密度相对于室温气态空气提升约750倍,但仍处于常压状态存储,因此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

    立足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为发展安全高效的规模化新型储能技术,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王俊杰研究员团队在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深耕10余年,形成了从理论创新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再到工程示范应用的完整链条。团队研制的60MW/600MWh液体空气储能系统及关键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成为我国能源领域技术重大创新成果之一。

    为推动液态空气储能技术产业化发展,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联合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成立了中绿中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推进青海格尔木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国家级示范项目建设。

    王俊杰介绍,该项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采用超大型高效宽工况离心压缩机组、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等7项国际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从百千瓦级到万千瓦级液态空气储能系统的规模化发展。项目还获批2024年度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是目前全球在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储能规模最大的项目。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