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全球新能源汽车交付同比增长21%中国持续领跑

内容摘要  当地时间3月6日,韩国动力电池统计机构SNE Research发布了一份1月全球新能源(纯电BEV+插电式混动PHEV)汽车交付数据。  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球注册的新能源汽车数量约为125.3万辆,同比增长21.2%。统计信息显示,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厂商交付排名前五位分别为比亚迪、吉利、特斯拉、大众以及长安。在前十名中,除特

  当地时间3月6日,韩国动力电池统计机构SNE Research发布了一份1月全球新能源(纯电BEV+插电式混动PHEV)汽车交付数据。

  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球注册的新能源汽车数量约为125.3万辆,同比增长21.2%。统计信息显示,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厂商交付排名前五位分别为比亚迪、吉利、特斯拉、大众以及长安。在前十名中,除特斯拉、上汽、Stellantis之外,其余企业交付数据均呈现同比增长。

  该机构表示,中国市场仍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地区,今年1月,中国市场交付数据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1%,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扩大至63.1%。

  SNE Research将这份增长归结于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潜力政策支持,以及中国汽车品牌的技术力持续提升。

  此外,该机构称,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以及扩大公共和商业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措施,都对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因为电动汽车“受阻”而出现下滑的欧洲汽车市场也同样实现了同比20.5%的交付量增长。分析认为,推动这一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欧洲环境法规的收紧,带来的欧洲新能源汽车产线迅速扩大,尤其是在小型电动汽车领域,欧洲制造商纷纷推出了符合这一趋势的新车型。

  北美市场也同样增长了10.9%,并且占据全球10.5%的市场份额。此前路透社等多数外媒表示,北美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展现了市场对于不同能源的需求仍在上升,而并非特朗普所谓的燃油才是北美市场唯一救赎。

  但随着特朗普政府计划从2025年开始考虑采取取消强制性电动汽车销售目标、减少电动汽车补贴并对电池原材料征收关税等举措,SNE Research则表示,未来市场需要汽车制造商必须制定能够灵活应对政策变化的战略,并在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之间建立平衡的产品组合。

  而在除中国之外的亚洲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则增长9.2%,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5%。该机构表示,韩国、日本、印度等主要国家都在努力扩大电动汽车市场,但相对较慢的增长则归因于这些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政策差异。

  其中,丰田、本田等日本公司一直坚持以混合动力汽车(HEV)为重点的战略,这些车企在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后,才开始有所转变,并在近期考虑尽快推出纯电动车型以扩大市场份额。而印度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则选择增加电动汽车产量,并加强补贴政策的推行。

  不过,有分析称,在东南亚市场,消费者对于燃油车的需求仍然很高,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仍需时间完善。

  整体而言,尽管不同地区的增速不同,2025年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中国正在政府支持政策和积极扩大生产的推动下持续引领市场,而欧洲和北美则在监管变化和保护主义趋势下经历市场重组。

  其中,欧洲正试图通过加强环保法规来增加电动汽车需求,而美国的汽车公司也在调整战略,以扩大本地生产,并在政策不确定性中确保竞争力。

  SNE Research预测,预计2026年后,随着电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越来越多新车的上市,全球新能源车市的竞争将呈现出新的增长态势。所以,电动汽车制造商必须持续确保自身的价格竞争力,并积极应对区域监管与政策的变化,此外,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竞争也正成为车企营造技术差异的课题。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