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能源和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内容摘要  推动新能源和储能产业有序发展,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然而,新能源和储能产业仍有成长空间,需要政策、市场等共同发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完善标准体系,夯实发展基础。建议依托专业研究机构、高校、行业协会等平台,制定覆盖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并网验收、安全监测等

  推动新能源和储能产业有序发展,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然而,新能源和储能产业仍有成长空间,需要政策、市场等共同发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完善标准体系,夯实发展基础。建议依托专业研究机构、高校、行业协会等平台,制定覆盖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并网验收、安全监测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二是优化市场机制,激发产业活力。应加快推动新能源、储能参与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适时扩充容量备用、快速调频等市场品类;探索通过虚拟电厂聚合新能源、储能、负荷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探索“新能源+储能”一体化价格机制。

  三是加强技术研发,突破关键瓶颈。应重点突破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长时储能、氢储融合等技术,开展构网型储能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发展人工智能预测、智能控制技术在“新能源+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实现系统的精准调度和优化运行,提升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