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再添水产养殖新成员

内容摘要  银川3月3日电 (记者 李佩珊)3月3日,国家新品种“阳澄湖1号”中华绒螯蟹示范基地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正式揭牌,兴庆区黄河大闸蟹生态养殖园也正式开工建设。今后,宁夏及周边地区消费者将吃上最新鲜的“宁夏产”阳澄湖大闸蟹。现场签约。 

  银川3月3日电 (记者 李佩珊)3月3日,国家新品种“阳澄湖1号”中华绒螯蟹示范基地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正式揭牌,兴庆区黄河大闸蟹生态养殖园也正式开工建设。今后,宁夏及周边地区消费者将吃上最新鲜的“宁夏产”阳澄湖大闸蟹。

现场签约。 马策 摄

  据介绍,国家新品种“阳澄湖1号”中华绒螯蟹示范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计划投资5228万元,分两期建设,将于2026年投产达效,预计年产大规格优质河蟹32万公斤。

国家新品种“阳澄湖1号”中华绒螯蟹示范基地航拍图。 马策 摄

  现场,江苏与宁夏相关水产养殖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新品种培育养殖,不仅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河蟹的需求,还将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农户养殖河蟹1万余亩,促进宁夏渔业产业升级,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宁夏水产养殖业在西北地区独树一帜,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利用内陆盐碱水模拟海水环境,实现了大黄鱼等品种“海鱼陆养”的模式,开创了内陆盐碱水养殖“海鲜”的先河。2024年,宁夏产青蟹、斑节对虾、香鱼等“海鲜”产量达到1838吨,水产苗种数量占西北地区比重达42%,成为西北五省水产品种最丰富、单产最高的渔业主产区。

  作为宁夏水产养殖主要基地,兴庆区围绕渔业发展需求,构建“一带、两区、多园”功能布局,引进发展三文鱼、河蟹、南美白对虾等适销对路、高附加值的优新品种,持续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高效发展。2024年,兴庆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7.46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渔业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17.5%。目前,兴庆区正探索将标准化池塘“一蟹两虾”(河蟹、罗氏沼虾、青虾)、稻渔(虾、蟹)综合种养、设施温室鱼菜共生等绿色生态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三文鱼、对虾等模式进行大规模种养,开展“塞上江南三文鱼”“塞上黄河大闸蟹”品牌创建和推广,为西北内陆消费者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水产品。(完)

【编辑:刘欢】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