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早熟早稻新种质创制成功

    科技日报南昌2月24日电 (记者魏依晨)记者24日从江西省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获悉,该所水稻研究团队成功创制出特早熟早稻新种质,该种质的生育期相比现有早稻品种缩短约5天。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技期刊《作物杂志》。

    传统早稻品种普遍存在生育期较长、产量与品质难以兼顾等问题,尤其是在“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下,早稻品种的生育期过长导致与油菜种植茬口衔接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团队历经7年攻关,利用偏粳型渐渗系与本地主推早稻亲本杂交选育的策略,以“湘陵628S”和“中早39”为改良亲本,分别与偏粳型渐渗系进行杂交,经过系统选育,培育出不育系“Z01S”和恢复系“R1102”。研究结果显示,杂交早稻组合CZY1102(Z01S/R1102)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均表现出早抽穗、强感温性,其播始(播种到始穗)历期47—73天,比对照品种“中早39”在长江中下游双季春播缩短6.4天、秋播缩短11.3天,表现出良好的产量潜力。

    团队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开展早抽穗基因的互作机制及其分子机理研究,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更多技术支持。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