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价格战”致经销商承压 主机厂应积极调整返利政策

内容摘要每经评论员 范文清激烈的车市“价格战”下,汽车经销商正承受巨大的挑战与压力。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9月我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这是自去年1月以来,汽车库存预警指数连续21个月

每经评论员 范文清

激烈的车市“价格战”下,汽车经销商正承受巨大的挑战与压力。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9月我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这是自去年1月以来,汽车库存预警指数连续21个月持续处于高位状态。

在此之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曾披露数据称,今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的亏损比例达50.8%,盈利比例为35.4%,亏损面较上年明显扩大;汽车经销商平均单店毛利总额较2023年大幅缩减,尤其是新车业务,平均单店亏损额达178万元。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价格战”已致使新车市场整体零售累计损失1380亿元。

经销商亏损比例扩大,与汽车主机厂的“商务政策”不无关系。按照通常做法,汽车经销商按原批发价从主机厂进车,但在“价格战”中,经销商要以远低于进货价的价格将车辆销售给消费者,这中间的价差由经销商承担。

为了平衡经销商的利润,主机厂也设计了多种返利政策,但不同的主机厂对返利有诸多条件限制,比如最典型的做法是与销量挂钩,这就导致经销商为了拿到返利而拼命购车积压库存,这一做法反过来又占用了经销商的流动资金,进而造成经销商资金紧张。

而主机厂的返利政策具有较强的滞后性,返利往往在年末才下发,这对资金链紧张的经销商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加之一些主机厂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产销规模,使得经销商库存过高、批零严重倒挂,加大了经销商的经营风险。一旦被金融机构抽贷、断贷,部分经销商将毫无应对之力,从而引发退市、暴雷等后果。

事实上,主机厂与经销商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唇亡齿寒。毕竟经销商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如果经销商环节出了问题,对汽车主机厂的品牌美誉度将会有较大伤害。所以,面对白热化的车市竞争,汽车主机厂应审时度势,适当调整商务政策,与经销商共渡难关。比如,主机厂可持续加大补贴力度,减轻销量考核压力,推行返利月付制,对经销商给予一定的融资支持,减免对经销商的配套考核及运营标准,与经销商共同抵御风险。

同时,汽车经销商自身也要与市场发展相适应,顺应当下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潮流,积极进行品牌和业务调整,降本增效,创新求变。只有这样,才能在产业变革与市场竞争中,维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此外,相关主管部门也应从维护市场稳定和健康有序发展的角度,引导汽车主机厂客观制定合理的产销目标和批发价格,指导相关新能源车企从“卷”价格回归到“拼”价值、“拼”科技创新的轨道上来,从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