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内容摘要孟子名轲,字子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提出了民本思想。曾说过: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东南),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

孟子名轲,字子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提出了民本思想。曾说过: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东南),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散文家,也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这些辩士们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宣传自己的学说,他们学问高深,知识丰富,而且能言善辩,往往能说服执政者改变主意。孟子也曾仿效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各国,向诸侯国的执政者阐述他的"民本"思想和"仁政"学说。

有一年孟子游至齐国,当时的齐王昏庸无能,没有主见,轻信奸佞谗言,齐国的忠臣义士得知孟子将劝谏齐王,备感鼓舞,将希望寄托在孟子身上,但孟子并未规劝齐王。没过多久有人责备孟子明知齐王不明智,还不辅佐他。

孟子听完他们的埋怨说:不要认为这是大王不够聪明,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它也是不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处的时间有限,一旦我离开大王,那些奸佞小人又来动摇大王的决心,我就算能让大王萌生一些向善的念头又有什么用?

释义:比喻做事没有恒心,时而勤奋,时而懈怠。出处:《孟子·告子上》。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