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畅通经济动脉 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

内容摘要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负责人11月16日介绍,目前,我国仍是全球物流需求最大的市场。物流企业群体初具规模,A级物流企业超过1万家,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超过2700家,“通道+枢纽+网络”的运行体系初步形成。2024年前三季度,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负责人11月16日介绍,目前,我国仍是全球物流需求最大的市场。物流企业群体初具规模,A级物流企业超过1万家,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超过2700家,“通道+枢纽+网络”的运行体系初步形成。

ta name="chinanews_site_verification" content="fe69a7d32f3ec674e5f3b80e4cb75bdb"/>

  2024年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1%,较上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全社会物流成本稳步降低。

  京津冀物流通道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1月16日在2024年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发布《京津冀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报告》。根据报告,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物流通道建设成效显著,联运枢纽网络加快形成。

  根据报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物流产业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区域物流市场规模大幅增长。2023年,京津冀物流业增加值达5643.5亿元,10年增长近2000亿元,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更加完善,陆、海、空立体物流体系不断完善,网络结构持续优化,区域运输效率明显提高。另外,京津冀“绿色仓库”认证数量逐年攀升,截至2024年7月,获得中国“绿色仓库”星级认证的仓储数量达83个。

  数字物流方面,京津冀地区数字物流发展迅猛。以北京为核心、天津为次中心,形成明显的区域经济特征。京津冀地区的数字物流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态系统,从传统的运输和仓储模式转型为以数据为核心、技术为驱动的现代数字化物流体系。同时,对高水平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智慧物流、新零售物流、物流平台、国际物流及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存在显著的人才缺口。

  截至目前,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数量达到282个,遍及全国28个省(区、市),有力促进了适应市场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史词】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