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业邦
作者丨蒋美兰
编辑丨林平
1986年4月15日,日本大阪心斋桥的一家罗森门店第一次把五块装“炸鸡君”摆进热食柜。当时谁也没想到,这只小鸡会变成日本便利店的“超级恒星”。
据罗森内部统计,首周卖出的炸鸡君首尾相连可铺满一节新干线车厢。39年后,日本罗森每天仍能卖出约30万盒炸鸡。如果把所有“炸鸡君”连接起来,长度足以环绕地球赤道三圈。同样,罗森炸鸡君也被视为日本肯德基的“最大对手”。
我们再来看两个“冷知识”:①39年来,罗森炸鸡君累计售出逾42亿块,总重量约50万吨,相当于12座东京塔;②“39”与日语Thank You谐音,因此2025年罗森将周年主题定为“感谢三十九年每一口支持”。
这份看似轻松的冷知识背后,藏着罗森对于单品长期主义的深度经营。本篇文章将拆解炸鸡君从“小吃”到“国民级IP”的路线图,并探讨对零售和品牌长期运营的启示。
诞生:1986年的“冷冻柜革命”
二十世纪80年代初,日本便利店的热食柜相当单调——关东煮、可乐饼和蟹肉棒几乎占据全部份额。罗森决策层意识到“三分钟填饱肚子”的夜间需求被严重低估,于是开始寻找既能快速供应、又能提高毛利的新品类。
1985年,罗森商品开发部前往美国芝加哥参观冷冻连锁超市。调查发现,2盎司(约56g)的“Chicken Nugget”(鸡块)在青少年与蓝领群体中销量异常高。团队回国后,立刻进行唐扬鸡块与美式鸡块的口味混合测试。
在口味、规格与价格带方面,罗森炸鸡君口味定位以日式酱油与大蒜为基底,辅以胡椒和香料,外层采用低筋粉裹浆,油炸后更加酥脆;规格设计上,一盒五块、每块12g——既能当加餐,又不会喧宾夺主;价格带策略上,150日元(约合人民币7.48元)位于零食与便当之间,成功创造“热食第三价格带”。
罗森炸鸡君新商品在1986年4月试卖,3小时售罄,1988年全国铺开,当年即突破1亿份。炸鸡君自此成为罗森增长曲线的“加速器”。
坚守:管理层不敢动的SKU
罗森前社长新浪刚史(联商网注:现为三得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提出“每店必须有一件镇店之宝”的原则,炸鸡君被选为热食柜的永久C类核心。所有门店陈列必须让炸鸡君位于消费者一米视觉高度以内,任何新品只能“并列”不能“取代”。
从财务数据来看,罗森炸鸡君销售占比达到罗森热食柜收入的25%–28%,其毛利率在43%–45%之间,高于日常饮料(20%)和甜点(38%)。
由于消费者黏度极高,任何撤柜试验都会在24小时内收到大量投诉,罗森总部内部将其归类为“不可下线SKU”,而炸鸡君也是一头深扎在罗森体系里的“现金牛”。
罗森深知“便利店”的价值在于场景适配,因此炸鸡君的包装从来不只是“装鸡块”。
从设计亮点来看,牙签槽内侧斜插牙签,开盒就能叉,减少手油;杯架卡口盒身上宽下窄,直径68mm,刚好卡进汽车杯架;微波指示方面,背面绘制600W/20s图示,避免油爆。
整体包装采取PLA+FSC包材,2010年外盒升级为FSC认证纸浆(可追溯森林),内层防油膜改用可降解PLA,每年合计减塑1600吨。此外,产品采取一口尺寸设计,不用担心热量,小口设计每块约12g。
2021年罗森APP调查显示,“方便行车”与“不脏手”在炸鸡君好评理由中排名前二。牙签槽设计获得2012年日本消费者协会Good Design奖。
罗森商品部内部口号是:“口味是内容,菜单即时间线”。罗森炸鸡君也有着自己的口味“宇宙”,而300+口味背后并非单纯是人工驱动,也离不开“数据厨师”。
在口味方面,罗森采取数据驱动决策的方式,进行产品创新。APP投票上,1800万会员每周打分,新口味须获“喜好指数 4.0/5”。同时,罗森会关注社交媒体热度,监测关键词热度 负面情绪比例要 8%。而在试销门店中,200家样板店两周回购率要≥20%。
罗森炸鸡君诞生了许多里程碑式口味产品,如2018年推出的透明炸鸡君,胶状晶莹裹粉,因“看得见的空气”概念而爆红。而2022年推出的神秘口味盲盒,消费者需扫码猜味道,解锁积分系统。
创新:让炸鸡块会“说话”
罗森炸鸡君在IP 联名方面也颇具特色,区域联名与地方协同共生。
如熊本熊×黑椒酱油,部分收益捐给熊本震后重建,当地门店销量+35%;北海道×浓厚起司,与酪农协会共创,带动道内观光客“味觉打卡”。
同样,罗森炸鸡君也带动了周边产品的上涨。如炸鸡君扭蛋销售900万颗,LINE贴图获得3400万次下载,首批50万套盲盒钥匙圈在72小时内售罄。
在营销方面,罗森炸鸡君还涉足了机器人、太空、元宇宙等。
2018年12月,罗森首次推出现炸机器人,这一创新设备最初以试验形式在东京都港区的TOC大崎店投入使用,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自动化技术提升炸鸡制作效率并优化供应链管理,现炸机器人将炸鸡制作时间从传统的6分钟缩短至1分钟。
在试验之后,罗森对现炸机器人进行了多轮改进,2020年推出第二代机器人,体积缩小30%,更适合日本便利店的紧凑空间。2024年,现炸机器人被整合进罗森的“无人便利店”业态,实现从下单到取餐的全自动化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罗森现炸机器人已成为便利店行业自动化的标杆案例,引发了竞争对手的跟进。7-Eleven在2024年推出“Fry Master”自动炸物机,全家则与机器人公司合作开发可炸制天妇罗的设备。
罗森还把视角聚焦到了“太空”方面。2020年,罗森推出宇宙炸鸡君,被JAX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认证为“宇宙日本食”。宇航员野口聪一分享ISS(国际空间站)食用视频,播放3600万次,限定“宇宙包装”首月售罄。
此外,罗森还将太空概念与健康化战略结合,2024年推出的“ロカボマーク”【“ロカボマーク”是日本食品业界推广的一种健康饮食标志,来源于ローカーボ(Low-Carb)”的缩写,意思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ow Carbohydrat)】认证炸鸡君,通过糖质控制技术,将每份炸鸡的糖质含量控制在20-40g,符合“宇宙级健康标准”的宣传话术。这种将技术创新与宇宙叙事结合的策略,既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又强化了品牌科技感。
在便利店场景新技术方面,罗森自2018年起尝试推出虚拟VR店员,2021年推出VR店铺。Virtual Market Winter内嵌罗森虚拟店,跳转兑换券使用率27%;与VTuber共创直播,实现“数字人带货”。
而在粉丝社群营销上,罗森也完成了从吃货到共创者的内生循环。
罗森官方X账号互动率达到28%,高于行业平均8%。#からあげクン部(中文意思为“炸鸡君”)|UGC食谱1.3万条,用炸鸡君做盖饭、三明治。TikTok“ChickenKun Dance”播放量1.1亿,引发国际模仿。
这也可以总结为“品牌→社群→自传播→商业化”公式,炸鸡君已成为粉丝的情感资产。
写在最后
在消费分级、技术变革、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便利店行业的长期主义不是“可选策略”,而是一种“生存方式”。
1、单品恒星:在快食品类里保持一个稳定SKU,降低学习成本。
2、微创新飞轮:每4—6周微调一次口味,线性叠加新鲜感。
3、数据+情感双轮:用数据库管理选品,用仪式感维系忠诚。
4、IP立体化:延伸周边、元宇宙、宇宙食品,构建多元收入源。
5、社会责任:地方联名、减塑包装、宇宙食品,增强品牌厚度。
炸鸡君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产品往往并不靠一时的噱头取胜,而是以日复一日的可靠体验、年复一年的微创新,逐步在消费者心中沉淀为“生活标配”。在闪光灯密集的零售竞技场,它如同恒星般稳定发光:
它证明了坚守——39年从未下线,成为罗森与顾客之间的情感锚点;
它示范了进化——300多种口味、跨界联名、机器人现炸、宇宙食品,缔造源源不断的新鲜感;
它凝聚了共鸣——粉丝社群、UGC创作、节庆打卡,让一块炸鸡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语言。
在数字转型、体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浪潮叠加的当下,品牌若想获得跨世代的长期价值,必须像炸鸡君一样,在产品力、创新力与人情味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
长期主义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在不偏离初心的前提下不断生长。
当我们下次走进便利店,看见那只面带笑意的炸鸡君,不妨想想: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能否也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里那颗值得托付的“小太阳”?